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,危害特别的大,大家一定要对血小板减少疾病引起高度重视,那么患了血小板减少,怎样确诊疾病呢,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。 1、临床以出血为血小板减少主要症状:无明显肝、脾及淋巴结肿大,血小板计数<100×109/L,骨髓核细胞为主,巨核细胞总数增加或正常,血清中检出抗血小板抗体,血小板寿命缩短,并排...查看详细
1、急性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:起病前1-2周常有病毒感染史。起病急骤,可伴发热、畏寒,突然发生广泛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。皮肤出血表现为全身瘀点或瘀斑,密集色红,以四肢及易于碰撞部位多见,严重者可融合成片甚或形成血肿,鼻、齿龈出血也较为常见,还可伴有胃肠道、泌尿系出血等,颅内、脊髓及脑膜出血较少见,但如见有口腔、舌大片紫斑或血疱,又伴见头痛或...查看详细
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,危害特别的大,大家一定要对血小板减少疾病引起高度重视,那么患了血小板减少,怎样确诊疾病呢,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。 1、临床以出血为血小板减少主要症状:无明显肝、脾及淋巴结肿大,血小板计数<100×109/L,骨髓核细胞为主,巨核细胞总数增加或正常,血清中检出抗血小板抗体,血小板寿命缩短,并排...查看详细
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与诊断 (一)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 1、急性型常见于儿童,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%,男女发病率相近。起病前1~3周84%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,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,起病急促,可有发热,畏寒,皮肤粘膜紫癜。如患者头痛,呕吐,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。病程多为自限性,80%...查看详细
1986年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对本病的诊断标准为:1.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减少。2.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。3.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,有成熟障碍。4.具备下列5项中任何一项者:①泼尼松治疗有效。②切脾治疗有效。③血小板相关抗体增多。④血小板相关补体增多。⑤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。由于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甚多,慢性ITP须与其它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疾病...查看详细
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(简称ITP)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。经过40多年的研究,证明本病与机体免疫有关,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。临床上以皮肤、粘膜自发性出血为特点,患病前有病毒感染史,如上呼吸道感染(感冒)。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,小儿多为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急性ITP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,但以婴幼儿...查看详细
血小板减少患者在患病前的一周到三周的时间内,患者多半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,以至于患者的皮肤、粘膜等处会出现瘀点、瘀斑或血肿,一般不会高出皮肤表层。但是,这种情况可发生在患者的任何部位,但以下肢较多。鼻衄、齿衄最多见,呕血、黑粪也有发生,偶有血尿。这是血小板减少的诊断要点之一。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,也是血小板减少的诊断要点之一。临床上,该病症可分为急...查看详细
诊断血小板减少的方法有哪些? (1)诊断血小板减少是可以通常继发于感染性或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的血小板减少症、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(TTP)时有发热,而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(ITP)以及与药物有关的紫癜则不发热。 (2)由于血小板的破坏增加(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诊断血小板减少与药物有关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,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)...查看详细
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(简称ITP)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。经过40多年的研究,证明本病与机体免疫有关,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。临床上以皮肤、粘膜自发性出血为特点,患病前有病毒感染史,如上呼吸道感染(感冒)。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,小儿多为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急性ITP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,但以婴幼儿...查看详细
必须彻底弄清病人的服药史,以排除对敏感病人增加血小板破坏的药物.约5%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可发生血小板减少,血小板减少诊断还有为保持动静脉输注导管通畅,即使应用极少量肝素冲洗,也可发病.其他药物较少诱发血小板减少症,例如奎尼丁,奎宁,磺胺制剂,口服抗糖尿病药,金盐以及利福平. 体检对诊断亦很重要: (1)通常继发于感染性或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...查看详细